国际关系专家冯玉军教授简介及2026年擅长演讲主题方向
一、冯玉军教授简介
冯玉军教授是国际关系领域的知名学者,现任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他毕业于外交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并在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师范大学、莫斯科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机构担任访问学者,具备深厚的学术积淀与国际视野。
冯教授的研究领域聚焦于俄罗斯与欧亚问题、上海合作组织、大国关系、国际能源安全与外交、中国周边安全及俄罗斯国际关系理论。他出版了《俄罗斯外交决策机制》《俄罗斯国家安全决策机制》《俄罗斯发展前景与中俄关系走向》等十余部专著,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多次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项目,研究报告多次获中央领导批示。
二、2026年冯玉军教授擅长演讲主题方向
结合其研究专长与当前国际形势,冯教授在2026年的演讲主题可能围绕以下方向展开:
1. 俄罗斯内政外交转型与中俄关系新挑战
-
核心内容:分析普京执政后俄罗斯政治精英的代际更替、权力结构变化,以及“后普京时代”俄罗斯对外战略的调整方向。探讨中俄在能源合作、经济互补性、全球治理中的合作潜力与潜在摩擦点。
-
案例支撑:结合2025年俄罗斯地方选举结果、中俄天然气管道扩建项目、金砖国家扩容等动态,评估两国关系的韧性与风险。
-
适用场景:国际关系研讨会、能源合作论坛、企业全球化战略会议。
2. 俄乌冲突长期化与全球能源格局重构
-
核心内容:剖析俄乌冲突对欧洲能源安全、俄罗斯经济模式、全球能源供应链的深远影响,提出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选择(如多元化进口渠道、新能源技术合作)。
-
案例支撑:引用2025年欧洲能源进口数据、俄罗斯“向东转”战略成果、中国与中亚国家可再生能源项目合作案例。
-
适用场景:能源安全峰会、国际政治经济研讨会、企业投资风险评估会议。
3. 大国博弈下的欧亚地缘政治秩序
-
核心内容:探讨中美俄在欧亚大陆的竞争与合作,分析上海合作组织、亚信会议等机制在区域安全中的作用,提出中国构建“欧亚命运共同体”的路径。
-
案例支撑:结合2025年中吉乌铁路通车、中俄联合军演、中亚国家“去美元化”进程,评估区域秩序重构趋势。
-
适用场景:区域国别研究论坛、智库战略对话、公共外交活动。
4. 全球治理变革与新兴国家角色
-
核心内容:针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非传统安全挑战,分析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新兴机制在全球治理中的创新实践,提出中国参与规则制定的策略。
-
案例支撑:引用2025年全球气候峰会成果、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扩员、中国与非洲数字合作项目等案例。
-
适用场景:联合国相关会议、国际发展合作论坛、公共政策研讨会。
5. 人工智能与大国战略竞争
-
核心内容:探讨AI技术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如舆论战、网络攻击、军事智能化),分析中美在AI治理规则制定中的博弈,提出中国构建数字主权安全的路径。
-
案例支撑:结合2025年TikTok算法争议、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中国“东数西算”工程等案例,评估技术冷战下的国际合作空间。
-
适用场景:科技创新峰会、网络安全研讨会、数字经济论坛。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