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专家储殷教授简介
教育背景与学术成就
储殷教授1977年出生于吉林长春,拥有吉林大学本科、四川大学硕士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学术根基深厚。他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担任交换研究人员,并在比利时欧洲大学跨区域整合研究中心、意大利、美国等地进行长期或短期学术访问,具备国际化视野。储教授曾任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现任浙江外国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关村“一带一路”产业促进会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一带一路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同时担任数字经济智库副院长、太平洋协会公共外交委员会理事等,学术与社会职务丰富。
储教授的研究领域广泛,涵盖中外比较政治、中亚地区政治、公共管理、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及现代公司治理等。他出版了《转型社会的法律治理:基层法院的结构与运作》《嬗变与论争:公共治理转型的焦点问题》等专著,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媒体文章150余篇,获新华社评为2016年“一带一路”研究媒体影响力前十学者,学术影响力显著。
媒体影响力与公众参与
储殷教授在媒体领域表现活跃,曾获2017年腾讯《演说家》总冠军,并参与《奇葩说》《向前一步》等热门节目,抖音、微博等平台粉丝超千万。他以时事热点评论著称,擅长用通俗语言解读复杂国际问题,形成广泛社会影响力。
2026年储殷教授擅长演讲主题方向
1. 中美战略博弈与全球秩序重构
-
核心内容:分析中美力量对比变化、技术竞争(如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及地缘战略联盟的动态,探讨两国博弈对全球治理体系(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的冲击与重构。
-
案例支撑:结合2025年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科技封锁与反制措施,评估“新冷战”风险及多边机制应对策略。
-
适用场景:国际关系研讨会、智库战略对话、企业全球化风险评估论坛。
2. “一带一路”倡议与区域合作深化
-
核心内容:总结“一带一路”十年成果,分析2025年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合作模式,探讨如何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化解地缘政治风险。
-
案例支撑:以中老铁路、中欧班列等标志性项目为例,评估中国与东盟、中东欧国家的利益契合点。
-
适用场景:政府外事部门培训、企业国际化战略研讨会、国际发展合作论坛。
3. 全球治理创新与多边主义未来
-
核心内容:针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提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创新模式(如南南合作、数字公共产品供给),分析金砖国家扩容、亚投行运作等实践对旧秩序的突破。
-
案例支撑:结合2025年全球气候峰会成果,探讨中国“双碳”目标对发展中国家的示范效应。
-
适用场景:联合国相关会议、国际组织研讨会、公共政策论坛。
4. 算法时代与国际关系变革
-
核心内容:剖析算法对国际舆论、跨国企业决策及国家安全的影响,提出“数字主权”概念,探讨如何应对算法霸权(如数据垄断、网络攻击)及构建数字治理规则。
-
案例支撑:引用2025年TikTok算法争议、欧盟《数字市场法》等案例,分析技术冷战下的国际合作路径。
-
适用场景:科技创新峰会、网络安全研讨会、数字经济论坛。
5.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力构建
-
核心内容:融合《孙子兵法》《论语》等经典,提出“柔性外交”“和合共生”等理念,分析中国外交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的转型逻辑。
-
案例支撑:结合2025年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投资中的“本土化”策略,探讨文化软实力对国际形象塑造的作用。
-
适用场景:企业高管培训、公共管理课程、文化交流活动。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