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专家张文木教授简介
学术背景与职务
张文木教授出生于1957年,陕西西安人,现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察网专栏学者,同时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常务理事、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特邀研究员。他1975年中学毕业后下乡插队,1979年起先后在西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学习,1997年获法学博士学位,2000年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赴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政治系交流。其学术履历横跨历史、国际政治、战略研究等多个领域,形成跨学科研究视野。
研究领域与学术贡献
张文木教授长期聚焦国家安全战略、地缘政治及中国海权研究,提出“国家战略能力是政府实施国家战略的能力”等核心观点,强调战略思维需立足国情与历史逻辑。他著有《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论中国海权》等十余部专著,系统阐述海权理论与国家安全战略的关联。其中,《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被列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项目,通过历史案例与数据论证,提出制海权对维护中国发展权的重要性,并围绕台海、南海等区域热点问题展开对策研究。
社会影响与媒体参与
张文木教授多次受邀在高校、政府机构及国际论坛发表演讲,其演讲以“旁征博引、数据翔实、逻辑清晰”著称。例如,2015年在兰州大学主讲《变动中的世界格局与中国国家安全》,202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新时代的中美变局与世界前途》专题报告,均引发广泛关注。他还在央视《百家讲坛》等媒体平台解读国际局势,以通俗语言剖析复杂战略问题,深受观众好评。
2026年张文木教授擅长演讲主题方向
1. 大国博弈与地缘战略重构
-
核心内容:分析中美战略竞争、俄乌冲突等热点事件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探讨中国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合作机制等重塑战略环境。
-
案例支撑:结合2025年中美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调整、中欧班列扩能等案例,评估中国地缘战略的转型路径。
-
适用场景:国际关系研讨会、智库战略对话、政府外事部门培训。
2. 国家安全战略与战略能力提升
-
核心内容:解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要求,分析中国在科技、能源、网络等领域的战略能力短板,提出强化国家安全体系的建议。
-
案例支撑:以2025年中国出台《数据安全法》修订案、反制外国制裁案例为例,评估法治体系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
-
适用场景:国家安全研讨会、国防部门培训、企业海外投资风险评估。
3. “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创新
-
核心内容:探讨“一带一路”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的转型路径,分析中国如何通过高标准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
案例支撑:以2025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共建氢能走廊、中欧绿色数字合作项目为例,评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国际合作机遇。
-
适用场景:国际发展合作论坛、企业全球化战略研讨会、公共政策论坛。
4. 毛泽东战略思想与当代国家治理
-
核心内容:从认识论、中国特点、世界体系治理等维度,剖析毛泽东战略思想对当代国家治理的启示,强调战略思维与历史逻辑的结合。
-
案例支撑:结合抗美援朝战争、新中国外交实践等历史案例,评估战略决策对国家发展的深远影响。
-
适用场景:党校主体班课程、爱国主义教育论坛、青年学生讲座。
5. 气候变迁与中华国运
-
核心内容:以气候变迁为视角,探讨自然环境与中华文明兴衰的深层关联,提出制度创新与组织力量对文明存续的关键作用。
-
案例支撑:以明末小冰期、大禹治水等案例,阐释人类应对自然挑战的能动性。
-
适用场景:公共政策论坛、环保组织研讨会、历史文化讲座。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