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斌部长《高质量发展与产业转型》课程大纲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二、课程核心内容
模块一: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框架与政策导向
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定义: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强调效率、公平、可持续性与安全性。
政策依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对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
2、“十五五”规划与产业政策导向
重点领域:人工智能、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前沿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赋能效应。
政策工具:税收优惠、研发补贴、绿色金融等支持措施。
3、国际经验借鉴
德国“隐形冠军”模式:聚焦细分市场、技术深耕、全球化布局。
日本“利基战略”:通过技术壁垒构建市场优势。
模块二:产业转型的路径与案例分析
1、制造业高端化
路径:从低端制造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
案例: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突破)、华为(5G与芯片自主创新)。
2、服务业现代化
方向: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分工(如物流、金融科技)、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升级(如养老、文旅)。
数据支撑:2021年中国服务业占GDP比重53.3%,远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71.8%,潜力巨大。
3、区域协调与城乡融合
区域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的协同发展机制。
乡村振兴:产业扶贫、生态补偿等政策实践(如山西省繁峙县资源型地区转型经验)。
模块三:风险防范与制度创新
1、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的风险识别
供应链中断、政策突变、技术封锁等挑战。
应对策略:多元化供应链布局、合规管理(如欧盟GDPR、中国《数据安全法》)。
2、企业“走出去”战略
本土化运营:文化差异、跨文化协作、社会责任。
案例: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本土化实践。
3、制度创新与政策协同
改革重点:电力、石油、天然气等基础产业垄断环节的市场化改革。
政策协同:财政、货币、产业政策的组合使用(如专项债与绿色金融联动)。
模块四: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1、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应对策略
国际规则:欧盟CBAM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实践路径:碳足迹核算、绿色供应链管理、低碳技术创新。
2、绿色金融与产业升级
工具: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ESG投资。
案例:广东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算力产业布局)。
3、循环经济与资源高效利用
模式:工业园区废水、余热、固废协同处置。
技术:节能降碳先进工艺装备推广。
模块五:实战案例与互动研讨
1、成功案例拆解
案例1:深圳企业家大讲堂——数字经济与产业升级融合实践。
案例2:四川省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研修班——区域集聚发展与创新驱动。
2、沙盘模拟
分组设计产业转型方案,模拟政策申报、技术攻关、市场拓展等场景,导师点评优化。
三、课程特色与教学方法
-
权威数据支撑:引用国家统计局、央行等官方数据,结合余斌部长参与起草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确保内容权威性。
-
案例深度解析:通过宁德时代、华为等企业案例,剖析全球化布局与核心技术突破路径。
-
互动研讨环节:分组讨论“如何平衡稳增长与防风险”“企业如何应对CBAM”等议题,导师点评优化方案。
-
国际视野:对比德国、日本等实践,提出中国路径的独特性与挑战。
四、适用对象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