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专家王逸舟教授简介
教育背景与学术成就
王逸舟教授是国际政治领域的权威学者,现任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兼任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国际政治研究》杂志主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
学历背景:1977年考入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1982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深造,先后获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
学术履历:1988年至2009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历任马列研究所当代研究室副主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等职;2009年起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
-
学术荣誉:入选“第五批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020)、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七届优秀青年”称号(2021)、共青团中央“优秀兼职干部”称号(2018)。
-
研究领域:聚焦中国外交、国际关系理论及全球治理,提出“创造性介入”理论,推动中国外交从“经济大国”向“仁智大国”转型。
-
学术成果:出版专著20余部,如《全球政治和中国外交》《创造性介入》《仁智大国》等,其中2部入选“政治学十大高被引著作”,3部入选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顶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2026年王逸舟教授擅长演讲主题方向
1. 中国外交转型与全球治理创新
-
核心内容:分析中国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调整,探讨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角色转变(如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领导力)。
-
案例支撑:结合2025年“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实施成果,分析中国在非洲基础设施投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运作中的经验。
-
适用场景:国际关系研讨会、政府外事部门培训、企业全球化战略论坛。
2. 中美战略博弈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
核心内容:剖析美国对华技术封锁、产业链脱钩等策略的长期影响,以及中国通过“双循环”战略应对外部压力的路径。
-
案例支撑:引用2025年中美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竞争动态,分析全球科技链重塑效应。
-
适用场景:企业全球化战略研讨会、公共政策辩论、国际经济论坛。
3. 全球治理危机与中国方案
-
核心内容:针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提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创新模式(如南南合作、数字公共产品供给)。
-
案例支撑:结合2025年全球气候峰会成果,分析中国“双碳”目标对发展中国家的示范效应。
-
适用场景:联合国相关会议、国际发展合作论坛、公共政策研讨会。
4. 非传统安全与区域合作
-
核心内容:探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跨国犯罪等非传统安全议题,提出区域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东盟地区论坛)的创新路径。
-
案例支撑:引用2025年澜湄合作机制在跨境生态保护中的实践,分析区域安全共同体的构建模式。
-
适用场景:区域安全合作峰会、智库战略对话、公共外交活动。
5. 中国国际形象塑造与软实力提升
-
核心内容:分析中国如何通过国际传播、文化交流等手段提升国际话语权,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
-
案例支撑:结合2025年中国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平台的表现,探讨外交话语创新的路径。
-
适用场景:媒体从业者培训、国际传播研讨会、公共关系策略会议。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