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剑教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课程大纲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包括人口总量减少、劳动力急剧下滑、技术“封锁”、能源价格波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等多重挑战。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分析影响中国宏观经济的中长期因素,解读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走向,帮助学员理解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提升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和政策分析能力。
二、核心内容模块
模块1:中国宏观经济的中长期影响因素
1、人口问题
内容:分析中国人口总量减少、劳动力急剧下滑的趋势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包括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问题。
案例:结合2022年以来中国人口数据的显著变化,探讨人口结构变化对房地产市场、消费市场的影响。
2、国际经济环境
内容:解读中美贸易战、逆全球化趋势、技术“封锁”等外部因素对中国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案例:分析美国对华301关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等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3、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
内容:探讨科技进步对中国经济的驱动作用,以及如何在技术“封锁”背景下实现产业升级。
案例:以华为“南泥湾项目”为例,分析中国企业在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之路。
模块2: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供给端与需求端的自然走势
内容: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自然走势,包括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恢复程度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数据:结合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的数据,解读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恢复情况。
2、经济风险点识别
内容:识别未来影响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潜在风险点,包括房地产危机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外部经济环境等。
案例:分析恒大债务危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
3、当前经济形势展望
内容:基于当前经济数据和政策走向,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势,包括经济增长速度、通胀水平、就业形势等。
预测:结合2024年的经济形势,预测中国经济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模块3: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三大政策工具
内容:介绍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体系,包括市场环境管理、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三大政策工具。
工具:
市场环境管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需求管理: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等。
供给管理: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等。
2、政策组合与搭配
内容:探讨如何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搭配使用三大政策工具,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案例:分析2020年以来中国在应对疫情冲击时,如何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发力,稳定经济增长。
3、政策效果评估与调整
内容:评估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政策调整建议。
方法:运用经济学模型和数据分析工具,对政策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模块4:政策建议与应对策略
1、应对人口减少的挑战
建议:鼓励生育、延迟退休、提高劳动力素质等。
案例:分析法国、日本等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2、扩大对外开放与引进外资
建议:优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
案例:分析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作用。
3、防范金融风险
建议: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安全网、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等。
案例:分析蚂蚁集团上市暂停事件对中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4、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议: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等。
案例:分析合肥通过“芯屏器合”战略打造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经验。
三、课程特色
-
数据详实:结合最新经济数据和政策动态,提供深入的分析与解读。
-
案例丰富:通过国内外经典案例,帮助学员理解抽象的经济理论与政策工具。
-
互动性强:设置小组讨论、政策模拟等环节,提升学员的参与感与学习效果。
-
前瞻性强:结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政策走向。
四、适用对象
嘉宾演讲授课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限演讲其他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