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振锟专家名片

京城名师公众号

专家或助理微信号
宋振锟
讲课预约电话:13811229543李助理(微信同号)
国学专家描述
宋振锟老师
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中华吟诵学会会员。
在《红楼梦学刊》《中国诗歌研究动态》《名作欣赏》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参编“中华经典吟诵系列教材”之《千字文》《声律启蒙》《笠翁对韵》(中华书局、青岛出版社出版),编写《选堂诗词评注·黄石集》(花城出版社出版),参编《历代词选200家》《正山堂诗词》《正山堂诗词·壬寅集》《正山堂诗词·甲辰集》(广陵书社出版)。
曾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采录与研究”课题组成员,中华吟诵抢救事业骨干成员。
曾任“敬斋诗词丛刊”编委会成员。
曾任海淀区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经典阅读课”古文教学部分负责人。
创作旧体诗词作品千余首,发表于《广东诗词报》《中国人民大学校报》《琴江诗苑》《秦风》《北京诗刊》《双趣亭集》《中华辞赋》等报刊杂志。
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风雅诗社社长、名誉社长,中华吟诵高校诗社联盟理事;为本科生开办系列诗词讲座;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墨染江山,风雅人大”诗词创作大赛旧体诗词组总评委。
曾任数届中华书局“诗词中国”原创诗词大赛初评、复审评委。
曾受邀为“全国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运行管理研讨会暨少年儿童传统文化素 养教育培训班”讲授课程。
曾任成都三修国学堂讲师。
曾任北京浩然学馆讲师。
曾任北京市西城区政府民间国学推广试点“海棠书斋”特聘教师,开展定期课程、 讲座。
曾受邀为北京“南云琴庐”作古琴与诗词相关讲座。
2014 年任巨人学校国学项目部教学总监;同年创办“咏而归”国学。
曾任北京大学附属中学高中语文课改项目组成员、外聘教师。
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学高中外聘教师,课改组成员。
曾任教育科学出版社外审编辑,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系列丛书》外审工作。
曾任北京市西城区少年宫国学课外聘教师。
曾任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客座教师。
北京行吟书院讲师,游学团队导师。
“正山堂杯”全国首届“三茶统筹”诗词大赛终评评委。
自 2015 年至今,创办“枕松国学”,依据继承、提炼和创新理念,面向成人及学生开设《古文观止与社会人生》(75讲,225小时)《孔子人格与论语精读》(15讲,45小时)《豪迈的史观——<史记>精读》(12讲,36小时)《宇宙大道与老子智慧》(12讲,36小时)《庄子与逍遥人生》(15讲,45小时)《认知中国,把握人生——<乡土中国>精读》(12讲,36小时)《谋略与智慧的巅峰——<战国策>品读》(15讲,45小时)《中华智慧启蒙——<龙文鞭影>精讲》(10讲,30小时)《天降大任,平凡伟业——<曾国藩家书>品读》(12讲,36小时)《古现代诸家散文细品》(18讲,54小时)《孟子的人格与思辨》(12讲,36小时)《读荀子名文,握历史走向》(10讲,30小时)《古典小说与深度阅读》(10讲,30小时)《中华历史规律与<中国大历史>》(12讲,36小时)《<苏东坡传>解人生》(12讲,36小时)《读金庸,增眼界,懂人生》(15讲,45小时)等二十余门课程,同时另有新课程在开发研究中,数年间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不同年龄段学员千余人。
宋振锟老师课程简介
由于宋老师开设课程较多,且课时较长,故不逐一列课程完整纲要,以免篇幅过长,简介不宜过于复杂,只挑选几门经典课程就课程核心设计思路和内容做以说明。这些长课时系列课程如果针对讲座形式(讲座一般课时量较少),均可做简短式改版,根据学员的学习目标(譬如爱好国学者纯为知识文化学习,或为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企业管理智慧,或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力凝聚力训练,或家庭家风家训的传统文化教育,或针对学生教育方面的传统文化课程)不同,老师会相应整合为适应的简单讲座课程,具体要看讲座的人群层次和学习目标偏好。
以下选择几门宋老师的经典课程进行简介:
1孔子人格与《论语》精读
本课程是宋老师诸专题课中“三大核心思想课”之一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根基,中国社会本质上就是儒家社会,绝大部分文学写作、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都来源于此,所谓“中国人思想的总源泉”(梁启超)说的正是《论语》。从国学爱好者的角度说,学习《论语》是学习中国文化入门的钥匙,做人、立身以及个人的目标制定、精神确立都在此中;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说,企业的体系构建、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的培养、领导力凝聚力的确立,都可以从孔子智慧中找到根基;中华优秀文化家风家训、家庭教育更是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塑造。本课程从孔子生平、儒家思想、论语文本三大维度细讲,一期课程说透整个论语及儒家核心理念,被老学员誉为“一期课管一辈子”。《孟子的人格与思辨》《读荀子名文,握历史走向》则是对本课程内容的延伸,属于系列课程。
2宇宙大道与老子智慧
本课程是宋老师“三大核心思想课”之二。儒道构成了中国人的两面。中国传统经典及古文名篇大多以儒道两家核心思想为主导。老子从宇宙生成讲到政治、立身、处事、谋功、立业等诸多方面,以“有无关系”“虚实关系”“转换关系”“二元对立与二元一体”等宇宙大道贯穿起来人世社会诸多方面的智慧,故道家思维是极高的智慧,且是普适的精神。个人的安身立命、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乃至对历史的认知,对未来的把握,不同群体的受众本着不同的目标都可以精研此课程,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老子,但是“天不变,道亦不变”,既包罗万象又返本归一。本课程以《道德经》为核心(辅以庄子、列子、世说新语等其他材料),讲透道家思想,学会运用于生活、事业、家庭等各个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能够在较短时间 内把道家说透且达到“一期课管一辈子”的效果,独我一家。大象无形,得意忘言,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3《豪迈的史观——<史记>精读》
《史记》为中华正史开端,纪传体创立之里程碑,兼有史学正宗之美誉及文章典范之意义,故称“史家绝唱,无韵离骚”。讲《史记》,本人分三大层次。首先是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分析,这是最基础的,以史为鉴,鉴古知今,其中有关政治、经济、商业、人格、社会人生、思想等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我们管理企业、和谐家族及指导个人命运的重要指导方针,历史学习是任何一个团体的管理者所必须的素质,更是任何一个行业的佼佼者必然拥有的爱好。但是,仅仅讲授到以上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只是表象,并不能深入理解史记的里程碑意义和引领中国后世史书写作的范本价值。故本人讲授进入第二层次,即对史记笔法、谋篇布局、书写方式的分析,为的是让学习者不仅理解此书,还能明白此后的中华“二十四史”共通的写作方略,乃至可以通过本课程学习达到未来自行阅读“二十四史”,拥有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随时随地汲取历史的营养,以史为鉴反哺自身的事业和人生发展。故第一层次称为“讲史”,第二层次称为“论道”,“道”就是贯通的史笔。第三层次更为重要,孟子所谓“知人论世”,故我们应透彻理解司马迁其人,“讲史、论道、知人”乃成完整体系。为何要理解司马迁?因为司马迁生活在贵族制彻底崩坏,集权制彻底建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司马迁所面对的是天崩地裂的社会大变局和个人命运的巨大转折点,在双重压力下成就了伟大的人格思想和史学功勋,认知不到司马迁就认知不到《史记》及其时代。而司马迁的人格、思想、精神又为我们现代人在如今这个具有转折、变动、动荡特征的时代里安身立命、为人处世、成就事业提供了重要指导。
4《<庄子>与逍遥人生》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说最重要的继承者及发扬着。庄子处在战国时代错综复杂、朝不保夕的历史时期,其从混溶一体的宇宙大道中领悟出圆融智慧的处世之道,教会我们在充满动荡和挑战的时代中如何安顿自身灵魂和命运,如何权衡功名利禄与人生平和。譬如庄子提出“逍遥”思想,对如今“内卷”的时代处理工作与身心的平衡有莫大启发;庄子提出“无用之用”的思想有助于当代人认清管理企业或自身谋事业过程中的虚实关系,更好地于“无”处着力而获得“无中生有”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庄子《德充符》《大宗师》对有道之人的描述,为现代人的禅修、精心提供了思想和实践依据;庄子的很多寓言鞭辟入里地教导我们处理情感、家庭、子女、教育等环节中看似无解的问题……本课程通过对《庄子》名篇的精细解读,结合佛学、禅宗、历代文人笔记等历史材料,教会大家以看似浩渺无边的大道充实自身,为工作生活家庭提供切实可用的精神依托。本课程既是一次古代经典与优美文学的阅读赏析之旅,也是一堂提高对人生事业和自我认知的安顿灵魂课程。
5《认知中国,把握人生——<乡土中国>精读》
为什么中国家庭中亲属关系往往成为一种困扰?为什么中国社会债务问题比较严重?为什么朋友间借钱成为一个社交痛点?为什么中国父母与子女的代沟尤其大?为什么中国式婚姻给很多人带来疲惫和痛苦?为什么中国的企业总是存在人情和法理的矛盾从而影响效率?为什么中国社会发展至今日城乡格局仍然非常撕裂?为什么中国人处事既有千年前的儒家思维又有现代的西方思维?为何二者之间的矛盾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困扰?为什么中国人不敢直白谈“利”最后却因“利”而伤毁各种情感社会关系?以上提出的这些问题,看起来毫不相干,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背后实则有着共通的原因,那就是乡土社会的思维方式一直在牢牢束缚着中国人,乡土社会始终是中国社会的底色,和法理社会之间的矛盾到今日不能解决,这不仅是社会学理论,而是和我们生活中种种困扰痛苦息息相关的,要想解决问题,先要理解中国的社会格局到底是如何形成如何延续如何发展至今的,要了解这种格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是一部小书,篇幅不大但讲透了中国社会的格局,可谓大道至简。《乡土中国》是《论语》的延伸,分析下层儒家对中国社会的统治,与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真正认识我们自己的民族和国家,说起来容易,其实少有人能做到。本课程对《乡土中国》进行细致梳理讲解,“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乡土社会与法理社会”、“农业文化与商业精神”、“横向秩序与纵向秩序”,许多重要命题的逐一解读,令学员重新认知中国、审视自我,解决眼下自身的困境,可谓一门生活重塑、事业重塑、生命重塑的课程。
6《谋略与智慧的巅峰——<战国策>品读》
《战国策》实质是一部教你谈判的书。商业上的利益往来是谈判;子女教育中达成父母与子女间的不同诉求是谈判;朋友间合作暗藏利益而表面温情的关系其实质是利益的和谐统一,亦是谈判;上下级之间的和谐共处不只靠博爱和忠诚,而依靠其背后的利益共同体之稳固,如何建立起稳固的利益共同体,其实质亦是隐性的谈判。整个人类社会,只要与人打交道,都需要权衡彼此诉求和利益,其实质都是利益往来,都是隐性或显性的谈判。读懂战国策,在这方面的智谋将大胜常人。《战国策》表面是一部战国时代列国纷争,“周秦之变”时期谋士奇人面对巨大社会变革和挑战纷纷游说诸侯意图改变天下格局的壮丽文章集,而其中纵横论辩、慷慨陈词、生杀予夺,其实质都是谈判;大到家国政治攻城略地,小到谋官谋职财货纠纷,概莫能外。学习此课程,最大的收获在于深刻阅读奇妙的语言逻辑,理解谈判的智慧,也就深刻理解了在纷繁复杂社会中自持自处之道,是商业智慧、家庭智慧、社交智慧的多重提升。其次的收获在于领略优美雄壮大开大阖的战国文风,感受文人谋士慷慨激昂的悲壮人生,梦回战国,养浩然之气。第三重收获是从历史人物和事件中获得宝贵的人生经验,以古鉴今,读史明智。
7《<苏东坡传>解人生》
有些人过了一生,仍然不懂得怎么过好人生,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因为懵懵懂懂随波逐流,而没有真正去了解历史上伟大的人,伟大的人生。现代人周旋于繁忙的工作、烦乱的家庭、纷繁的社交中,疲于奔命,往往遗失了灵魂,遗失了自己,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磨难困境打交道,要么疲惫麻木,要么败北认命。要走出这种困境,就要借鉴伟大的人生,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本课程是宋老师人物传记类课程中的经典代表课程。苏东坡逍遥,因为他苦难;那为何我们往往只见苦难而不得逍遥呢?我们为何不会在苦难中升华自己呢?带着重塑自我的决心,跟老师一起走进千年前的北宋,了解苏东坡人生的一波三折,几逢绝境;了解苏东坡诗文的豪迈壮阔,家国心胸;了解苏东坡的情感生活,“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悲壮绚烂;阅读苏东坡悲悯百姓,心怀众生的政论雄文;读懂苏东坡教育子女的圆融、俏皮、智慧;读懂苏东坡对悲怆人生的无奈与激情。本课程精读苏东坡一生传记及代表性诗词文章,既是历史课,也是文学课,也是艺术课,归根结底是人生课。让我们和苏东坡一起活一次,即是活不成苏东坡,也能活成真正的自己。找到自我是当代人最重要的事情,是我们安顿灵魂的前提。别错过改变你人生的机会,读懂苏东坡。
8《古典小说与深度阅读》
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小说不像诗文一般高高在上属于文人学者,而是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中国的小说发源很早,战国时代就有小说的雏形存在了,从早期的《山海经》到六朝志人志怪,从唐传奇到宋话本再到明清白话小说;从《夷坚志》到《聊斋志异》,中国小说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经典篇章数不胜数。小说文体贴近民间,最易被人接受,所以学习中国古典小说是试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门径。宋老师博士期间专门研究宋代小说文体,对中国古典小说有着较高的熟悉程度。本课程精选历代小说名篇,从文言到白话兼有。带领读者通过小说认知政治、经济、社会、民生、民俗、宗教、神怪、教育、商业等各方面问题,小说文本是我们的工具和大门,而其背后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世界才是学习的目的。既领略奇妙的文学和精彩的故事,又从中认知整个中国社会、民间文化,从而找到中国人的根,找到我们的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意识何所从来,让我们通过阅读故事训练深度阅读的能力,修行自己的定力,反思自身,反思自己的工作、生活、家庭、事业、情感,达到“读古人书,明今人理”的效果。这门课的阅读门类生动有趣,活泼精彩;而收获的人生智慧“言浅意深”,受用一生。这是一门好玩的人生课。
邀请老师授课:联系客服电话:13811229543(工作日8:30-18:00,仅邀约嘉宾出席演讲,其他需求勿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为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立即删除!